15154746666

挖土车英语推土车推土机运土方式Kaiyun官方网有《泾河传》连载之二十四丨穆旗:2024-01-26 10:45:03

  “大约二百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蒿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了。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鸵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

  一群大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一望见前面有一条小河,它们就高兴地跑起来。

  老象跑在前头,最先来到了河边,它伸长了鼻子去吸水。可是河水很低,它够不着。它想,要是跨进水里,美美地饱喝一顿,再洗个澡,那有多好哇!于是它又往前走了一步!没想到它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的石头上,石头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往回收,一下就踏进河底的淤泥里,深深地陷了进去。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老象侧起身子使劲挣扎,但是越挣扎身子越往下陷。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即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

  紧跟在后边的象都停住了脚步,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呆呆地站在岸边,又毫无办法……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象被河水冲积的泥沙掩盖起来。它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和大牙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

  这是1983年春天,在达溪河畔灵台县龙门小学五年级的教室里,我正在给学生们朗读着这篇叫《黄河象》的课文。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凄惨而悲伤的故事,孩子们和我一样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后来呢?后来的情形是这样的:

  “二百万年间,大地起了巨大的变化,往日的草原上升成了高原,一座座山岭耸出了地面,在老象安息的地方出现了一条新的大河——黄河。又不知过了多少万年。1973年的春天,甘肃省几个农民在这里挖掘沙土,忽然发现沙土中有一段洁白的象牙。他们立即向上级报告。后来在考古工作者的指挥下进行发掘。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站在沙土里,脚踩着砾石。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从它各部分骨头互相关联的情况可以推想出它死后就在原地没有被移动过,所以能保存得这样完整。”

  这段文字是后来的人们根据发掘出来的黄河象化石演绎出来的情景再现。这个悲惨的故事当时震撼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也打动了我这个涉世不深的小学教师。

  按照这篇文章的说法,这头大象的化石因为在黄河边出土,所以被命名为“黄河象”。其实,大象化石的发现地并非黄河岸边,而是庆阳市合水县境的马莲河畔Kaiyun官方网。

  2020年10月4日上午11点,我一路打听着,驱车赶到庆阳市合水县板桥镇穆旗村,在马莲河西岸的一块台地上,找到了黄河古象化石发现地,那个让我和我的学生们牵挂了37年的黄河象的悲壮故事终于有了结局,萦绕我心头37年的悬念终于有了答案。

  从我第一次知道有黄河象化石起,从1983年到2020年,整整37年,冥冥中似乎有一种什么渊源,把我们与黄河象牵扯到一起。令人欣慰的是,这具黄河象的化石被完整地发掘并妥善地保存了下来:“大象骨架高四米,长八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如今,这具大象化石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专家们惊叹:“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此时此刻,在我的眼前,当年发现黄河象化石的马莲河西岸的台地上,矗立着一个按原骨架大小制作的大理石黄河象石雕,4米高,8米长,石雕基座的正前方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杨晓阳书写的5个大字:“黄河象化石”。基座后面是一段文字,介绍的是黄河象化石在这里被发现的经过。正如课文中所描述的那样,石雕的黄河象形态逼真,“正在昂首阔步向前跑”。台地高出河床约20米,马莲河从遥远的北方流到这里,向西优雅地划了一个圆弧,转向东南流去,距离发现黄河象化石的地方至少有200米。

  沧海桑田,岁月流变,时间过去了200多万年,如今,我们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当年那个象群家族在马莲河畔遭遇灾难的一瞬间,竟然会成为黄土高原古老记忆的一个珍贵片断。

  近年来,在甘肃省博物馆,在庆阳市博物馆,我不止一次地看到过这具黄河古象化石标本的复制品,也不止一次听不同的讲解员给我们讲述黄河古象化石的发现过程。2006年,合水县拨专款专门修建了一座黄河古象展厅。这一次,就在这座展厅里,我又一次听到了黄河象的故事,终于比较立体地还原出47年前的那个冬天,发生在合水县板桥镇穆旗村马莲河畔的真实故事:

  马莲河经庆城县城后,向南20里即到板桥镇。板桥镇是合水川河与马莲河交汇的地方,也是由平凉、庆阳东去子午岭、延安和山西临汾的必经之地。由板桥镇出发,沿马莲河西岸南行4公里,便是穆旗村。1972年底,为了有效利用马莲河水,灌溉附近几千亩土地,合水县计划修建豁口水电站,站址选在板桥公社马莲河畔穆旗生产队。工程的总指挥是时任合水县粮食局局长姜登畔,这是一位1938年参加陕甘宁游击队的老。按照水利专家的施工要求,姜登畔会同板桥公社领导,发动群众,组织施量。那个年代,搞工程都是人海战术大会战,没有现代化的挖掘机、推土机,最主要的运土工具是架子车。大家人手一把农具,手挖肩挑,开山筑坝,日夜奋战,风雪无阻,虽是冬季,但人们的劳动热情非常高涨。转眼就过了1973年元旦,工程依然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1月20日下午两点多,在河岸西面山坡的工地上,突然有人喊:挖出龙骨了!和群众一起干活的姜登畔循声赶过去,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截碗口粗壮的像石头又像骨头的东西,非常圆滑,而且十分坚硬。他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但他觉得这东西是在公家的地里挖出来的,应该上缴国家。姜登畔让闻讯赶来的生产队长带人看护现场,同时指派两个民兵拿着一截龙骨,赶往15公里外的县城,向县文化馆报告。他组织群众就地插上一圈树枝作为标志,将现场保护了起来。第二天清晨,合水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许俊臣首先赶到工地,经现场察看,他认为这是一个未知的古生物化石。情况经层层上报,3月10日,甘肃省博物馆谢俊义、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教师谷祖刚赶到合水县,与许俊臣组成3人联合勘察组,3月18日和19日经过两天的现场勘察,初步断定这是一具保存完好的大象骨架。消息电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后,4月1日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赵聚发抵达西峰镇。随后,由中科院赵聚发、甘肃省博物馆谢俊义、庆阳地区文化馆韩天保和许俊臣4人组成发掘队。Kaiyun体育下载发掘工作4月5日正式开始,5月17日结束,除去雨天,耗时35天。采取大揭顶的办法,以大象化石暴露处为基点,按山坡地形向两边各延伸2米,向内延伸4米,从上而下层层挖掘。

  这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期间的难题一个接着一个,首先是挖掘象头。象的大脑内部是蜂窝状结构,一旦挖破,头部就有可能碎成残片。他们决定用套箱法整体发掘,先按象头的大小制作了一个木箱,去掉底盖,在象头四周开槽,套入木箱,再灌入石膏,封上顶盖。然后将木箱慢慢推倒,底部翻上来,再灌入石膏加固,封上底盖,这样象头就成了一个整体,便于运输。其次是风化处理。埋藏地下的化石刚出土时十分疏松,稍不留神就会自然风化散开,所以在晾干的同时全部用药水渗透加固。

  最后是化石的运送。按照中科院古脊椎所的要求,化石要运往北京,以便观察研究。经过整理,挖出的大象各个部位骨骼,装了整整12大箱。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专家们采取就地用厚木板将四周固定、用石膏封闭、上下加盖的办法,以确保象骨的绝对完整。尽管从发掘点到公路相距只有500米,但将重达3000公斤的大象头骨从山梁小道运到公路,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大难题。没有机械,只能采用人力,19人用绳索拉,42人拉,还是不行。后来用3吨教练车拉拽了整整一天,仅移动了5米。经过研究,认为还得依靠大型机械,为了方便拖拉机作业,县上调动了数百名群众,从5月20日开始,3天时间修成了3米宽500米长的简易道路。县拖拉机站出动了一辆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现场进行作业,终于将庞大的大象头骨拉到公路边。长庆油田出动两辆卡车,负责装运,装车时先开挖一个土槽,与卡车车厢等高,将卡车开进去,用东方红拖拉机将12个箱子一一推送上车。耗费数天,直到5月28日,化石才全部装上车,当天连夜出发,30日由西安西站货场装车,运往北京。

  象化石运抵北京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专业团队,投入30多人进行修复、复原和装架。装架后的古象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03米。其个体之大,时代之早,保存之好,是迄今为止全世界的唯一,令人叹为观止。

  虽然古象化石出土于马莲河畔,但因为马莲河所在的泾河流域,追根溯源还属于黄河水系,故将其命名为黄河象。

  黄河象化石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留下来,在全球象化石发现史上十分罕见。它不仅为古生物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而且对研究陇东黄土高原形成前后的生态环境提供了难得的科学依据。1974年10月,黄河象化石首次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在全世界引起轰动。后来,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它还漂洋过海,先后到日本和新加坡展出,受到海内外朋友的热烈欢迎。此后,上海、天津、兰州等城市也先后复制展出了黄河象化石。

  再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课本上就有了那篇优美的短文——《黄河象》,黄河象由此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记忆。